茶叶喝了麻嘴,就是不知道这茶叶是什么茶叶。我们都知道,茶叶是一种非常好的饮品,不仅可以提神醒脑,还可以解渴,所以很多人都喜欢喝茶。但是有有的人喝茶的时候,就会发现自己的舌头有异味,这是怎么回事呢?其实这是因为我们的身体出现了问题,导致我们的舌头出现了异味。那么么,如何判断自己的舌头是否有异味呢?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。一般来说,舌头有异味的人,八成是这3种原因,希望你一个都没有。

丨本文由白茶大课堂原创撰写,未经允许,任何人和媒体不得转载!
《1》
茉莉花花瓣是雪白的,而有些是米白中带着点微微的黄色。
茉莉还有一个别名叫做香魂,香气馥郁,路过一丛茉莉花,都可以在周围闻到淡淡的花香。
阳台上种植着的茉莉花,最近的长势十分可人,常常会出现有三朵花瓣紧凑地聚集在一起,争奇斗艳。
福州的夏天,总是与幽幽的花香相伴。
站在窗台前,望着阴阴的天空,等待着大雨的来临。
等了一会,云雾渐渐开始散去。这,好像是不会下雨了。
这天气,还真是有些阴晴不定,像胖娃娃的脸,说变就变,真是有些难捉摸。
路边的植被肯定也希望来一场大雨,给叶片降降温,冲刷一下附着在叶片上的尘土,重现原本的鲜嫩绿色。
世间万物都是难以捉摸的,人也难以捉摸。
前段时间有位茶友说,喝坐杯三十秒的茶都不觉得苦。
又有茶友说,为什么使用了快出水的方式泡茶,也不是浓茶,为什么喝起来还会苦涩呢?
确实每个人对于苦涩味的感知程度是不一样的。
接下来便聊聊是不是浓茶喝起来都苦?还会有导致茶汤苦涩的原因吗?
《2》
浓茶喝起来是苦的吗?它还有什么味道吗?
浓茶指的就是滋味物质多的茶汤,喝起来会有些苦涩。
茶汤喝起来之所以会苦涩,是因为茶叶中的苦涩物质大量释放出来。
导致茶汤变成浓茶有两个原因。
其一,投茶量过多。
冲泡白茶最推荐的就是5g干茶搭配100-100ml的盖碗,注入沸水冲泡。若是投入过多的干茶,例如8g干茶搭配上100ml的水,那这样的茶汤就会浓了。
投茶量控制要精准,这样才可以泡出好茶汤。
冲泡白茶时需要利用克秤将干茶进行称重,再进行冲泡。
投茶过多便会导致茶汤过浓。
其二,坐杯闷泡。
许多人冲泡白茶时,认为应该多闷会儿,汤水会更有滋味。
让茶叶在沸水中,待上个三到四分钟,再将汤水倒入公道杯中,这样的茶汤被不少重口味的茶友们喜欢。这样的茶汤就算是浓茶了。
白茶中滋味物质以咖啡碱、茶氨酸和茶多酚三大物质为主。
茶多酚和咖啡碱主要提供的是涩味和苦味,茶氨酸提供的是鲜爽甘甜。
闷泡时间过长,咖啡碱和茶多酚大量释放出来,茶汤喝起来会苦涩的,没有鲜爽感,这就是浓茶喝起来为什么会有苦涩味。
不少人认为喝浓茶才有滋有味,但是图口味重的时候,这类人对于苦涩味的敏感程度很高。还得考虑一下健康问题。
无论是接受能力高还是接受能力弱,都不建议喝浓茶。
《3》
喝起来苦涩的茶就一定是浓茶吗?
不一定。
导致茶汤苦涩的原因还有很多。
原因一:工艺不好。
工艺不好的白茶品质定然不高。
纵然有着上好的茶青,没有高超的技术,也无法制作出品质好的白茶。
一款好茶,原料好、工艺好和储存好,这三者缺一不可。
若是哪一项中存在某种缺失,便会导致白茶的质量变低。
白茶的工艺以萎凋和烘干为主,萎凋不及时便会导致白茶苦涩。
白茶在萎凋的过程中不只是将白茶中多余的水分蒸发,水分被蒸发的同时也会将咖啡碱和茶多酚这类苦涩物质带走一部分。
若是萎凋及时的白茶,其中的苦涩物质含量便会降低,萎凋不及时的白茶中苦涩味物质就一直存在白茶体内。
萎凋不及时,还分为两种情况。
采摘下的茶青,没进行及时的摊晾,这样也会导致茶青堆积,无法散热,水分无法蒸发,导致苦涩味物质留在茶叶体内。
萎凋不及时会导致白茶的苦涩味物质无法流失。
二是故意为之,将白茶进行渥堆、高温烘干,将白茶做旧。
将大量的白茶堆在一起,茶叶内的水分无法挥发,内含的苦涩物质一直聚积在茶叶内,这样就会导致白茶中的苦涩物质含量高。
高温烘干会破坏茶叶内的有益物质,例如白毫。
过高的温度会使白毫脱落或烧焦,白毫中含有丰富的有益物质,若是数量减少,就会影响茶汤滋味。
苦涩物质含量高,清甜物质含量少,这样的茶汤喝起来定然会苦涩的。

《4》
原因二:产区不好。
产区不好的茶便会苦涩。
产区不好茶叶品质定然不佳。
孟母三迁的故事便说明了这个道理,在有着良好学习氛围的环境中成长,耳濡目染,也会在潜移默化中渐渐地将知识记住。
白茶首选高山白茶。在福鼎,海拔600米及以上的茶园可称为高山茶园。
高山茶园有着自己的小生态,有利于白茶的生长,有利于内质的累积。
海每升高一百米,温度便会降低0.6℃,所以高山上的温度较低,较低的温度会触发植物的适应能力,气温越冷,白茶身上的白茶越厚,白毫中富含着丰富的茶氨酸,为茶汤更添清爽甘甜。
高山茶园云雾多,避免了强烈的阳光的照射,阳光透过云雾会被折射成柔和的漫射光,白茶在柔和的漫射光的照拂下,更能积累内质,形成美妙风味。
而平地茶园,温度较高,白茶身上的白毫便会脱落。白毫数量变少了,就表明着茶氨酸的含量较少了。
不仅如此,平底茶园温度高,植物生长的速度更快,叶片长得快,但是内质物并没有累积很多。
而且平地茶园被强烈的阳光直射,会导致白茶中的咖啡碱和茶多酚的含量增加。
苦涩物质含量较高,其它物质却没能很好地累积,所以平地茶喝起来会有苦涩味。
有些平地茶质量还更差,涩味极重,会有麻嘴的感觉。
产区好的白茶,茶青品质就会好,产区不好的,品质便会差。
这是客观因素,也是原生家庭的因素。
白茶的有些事,在还没有出生的时候就有了决定!

《5》
是不是没有苦涩味的茶就是好茶呢?
但是大家都说“不苦不涩不是茶”,这是怎么回事呢?
并不是没有苦涩味的茶就是好茶,什么事都讲究适量。
适当的苦涩味可以增加茶汤的风味,但是太多就不好了。
那什么是适当的苦涩味呢?
好白茶冲泡出的茶汤喝起来会在清甜中尝到微微的苦味。
那股子苦味是不明显的,但可以增加茶汤的层次感,汤水的滋味是丰富的。
好茶是清甜的,甜是淡淡的甜,是不过分甜腻的甜,那种甜是鲜爽的、清新的。
将一口好茶喝入口中细细品味,茶汤会顺着舌根滑入喉咙,将茶汤慢慢咽下,细细砸吧嘴巴,可以感受到清凉感,在清凉感中,还可以感受到很好的回甘。
这便是好茶适当苦涩味的感受。
那苦涩味过多的茶汤滋味又是如何的呢?
这样的茶汤入口便可以感受到明显的苦涩味,茶汤接触到苦涩味时,身体便会给出反应,身体会不自觉地收紧,眉头会紧皱,苦味会留在口腔中,苦涩味过多的茶汤喝起来,体验感是不好的。
劣质茶若是喝起来苦涩,那股苦涩味久久不会消散,但若是好茶,入口时是苦涩的,但是之后苦涩味会在口中慢慢化开,之后便会有回甘。
白茶中有茶氨酸、茶多酚、咖啡碱等物质。
茶氨酸提供鲜爽清甜,茶多酚提供涩味,咖啡碱提供苦味。
三者相辅相成,营造茶汤的美好滋味。
是以,茶汤中有着适当的苦涩味是可以增加汤水的风味。但是太多了就不好了。
《6》
水满则溢,月满则亏。
中庸之道讲的是人生。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一生。
白茶亦有。适当的苦涩味更添汤水滋味。但过苦的味道是不好的。
导致茶汤苦涩的原因不只有浓茶。还与白茶的工艺和产区有关。
产区好工艺好,在后期储存上多花上些心思,这样就是一款好白茶了。
之后在冲泡方式上做调整,便可品味一杯香气盈盈,香甜可口的茶汤!
欢迎关注【白茶大课堂】,了解更多白茶知识!
版权声明:本文归白茶大课堂菇凉陈(cunguchen2018)原创撰写,任何媒体未经允许不得转载,欢迎茶友们转发至朋友圈!
本文标签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