紫外线照茶叶会产生致癌物质,所以不要用紫外线照茶叶。另外,茶叶中含有咖啡因,这种物质会刺激胃酸分泌,引起胃痛。因此,喝茶时最好不要空腹腹喝茶。此外,茶叶中含有鞣酸,它会与食物中的铁结合,形成不溶性的铁盐,影响人体对铁的吸收。因此,在吃饭时,不要喝茶。否则,会影影响人体对铁的吸收。如果你想补铁,你可以吃一些动物肝脏,这样可以促进铁的吸收。
懂茶帝,邀请专业人士为茶友答疑解惑。我们的原则是:不忽悠,不卖弄,不恶意攻击,不刻意美化,只是客观、中立地回答您的问题。即使是一些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,我们也会尽量做到客观。
昨天,茶友“Jayden”问了懂茶帝一个问题:“茶叶存放中的避光,是避日光还是灯光?避光不当的后果如何?”
在我们的常识中,我们都知道,存放茶叶都是要避光的,可是你想过吗?这里所谓的“避光”,是要避开日光呢,还是灯光呢?还是二者都要避开呢?
关于光线对茶叶的影响,大家比较熟悉,咱们此前也有讨论过,今天简单说一下它的基本原理即可。
光不仅是一种热能,也是一种化学能,茶叶对光的反应很敏感。在贮藏过程中,茶叶色素和脂类物质等会因受光的照射而发生光化学反应,导致茶叶颜色变暗,营养物质消失,香气、滋味明显变差。
看,光与茶叶中的物质会发生光化学反应。而光化学反应的必备条件有两个:一是反应物分子必须对光敏感(茶叶具备此属性),二是要有光源,也就是说光源要能发出为反应物分子所吸收的光。
注意了,这里所谓的“光”,可没有明确规定必须是日光或灯光哦!没错,日光和灯光虽然看起来相差十万八千里,但实际上还是有相似之处的。
光的短波长的紫外线区域的能量最大。紫外线约在400mu以下的波长范围内,一般人们把280mu附近的光叫杀菌线,300mu附近的光叫红斑线,360mu附近的光叫化学线,它是与食品类(包括茶叶)等物质化学变化最有关系的波长带。
自然光和日光灯的能量分布很相似,因其能量主要分布在波长300mu以上,它是使装于透明容器内的茶叶产生“日臭气”的原因。(懂茶帝注:mu为波长计量单位)
自然光对茶叶的影响比较容易理解,日光中的紫外线能使空气中的部分氧气形成臭氧,生成不愉快的“日晒味”,臭氧又使茶叶中某些物质氧化,从而影响茶叶品质。
灯光对茶叶的影响,也曾经有研究者做过实验。
茶叶在25℃环境中,如果用1700勒克斯照度的荧光灯照射30天,茶叶颜色变褐,香气、滋味明显变差,维生素C全部消失,氧化物含量增加,“日臭气”显露。(懂茶帝注:勒克斯为照度的单位,适宜于阅读和缝纫等的照度约为60勒克斯。)
所以,亲们这回清楚了吧?日光和灯光都会在短时间内使茶叶变质。贮藏茶叶要注意避光,不仅要避开自然光(日光),也要注意避开灯光哦!
原创声明:本文由“懂茶帝”独家原创。如需转载,不得删减,并请注明出处。
参考资料:
1、《光线对茶叶品质影响的研究》,增沢武雄,《茶业通报》1990年第1期。
2、《茶叶化学》,顾谦等编著,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年版。
(懂茶帝,邀请专业人士为您答疑,可添加懂茶帝公众号,随时随地提问哦!)
本文标签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