茶叶怎么除异味?如果茶叶放在冰箱里,会有一股难闻的味道,这是因为茶叶中含有大量的单宁酸,单宁酸遇到空气中的氧气就会发生化学反应,生成一种气味非常刺鼻的物质,所以茶叶放在冰箱里就会变味。
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
丨首发于头条号:小陈茶事
丨作者:村姑陈
《1》
正所谓,闻香识女人。
人是可以靠嗅觉,去感知世界的,哪怕上苍残忍,曾关掉你看世界的窗。
还记得那会儿刚上大学,青涩的年纪,觉得是时候拥有人生中的第一瓶香了。
于是,在商场里兜兜转转了好几圈,最后挑中了清甜鲜美的果香。
像刚剥完一枚鲜嫩欲滴的桃子,舍不得洗手。
偷偷把鼻子贴近手腕,使劲嗅闻。
回想起来,或许自己压根就不适合甜果香。
浓烈馥郁,却没有更多丰富的层次,一眼望得到头。
彼时,村姑陈还是个爱写伤春悲秋文的女大学生。
蓄着及腰的长发,写洋洋洒洒的散文,对世界怀有一种天真到幼稚的认知。
黑就是黑,白就是白,两耳不闻窗外事。
嫌弃花香,也嫌弃脂粉香,觉得那些太过于成熟。
直到开始学喝茶,才真正投入了自然的温柔乡。
闻香忆茶,喝茶辨香,甚是美好。
但很多新茶友都不知道,品饮白茶时,闻香该如何闻,闻的是什么。
接下来,详细说说关于喝茶闻香的5个技巧。

《2》
技巧一:烫壶温杯后,闻干茶香
所谓干茶,指的是茶叶尚未经过冲泡时,仍然处于干燥的状态。
正常来说,能闻到一股干燥植物的气息,并没有什么特别的。
但是,为了更确切地感受干茶香,还需要借助盖碗。
在正式冲泡之前,准备工作要做到位。
先用滚烫的沸水,把盖碗以及其它茶具,从内而外烫洗干净,让温度快速上升。
这时候,迅速把已经用克秤提前称好重量的白茶,投入留有余温的盖碗里。
合上盖子,双手端起盖碗,轻轻摇晃三下。
干茶在温热的盖碗里,经过一番震动后,便可以打开自己的细胞。
至此,让茶叶中的芳香物质散发出来,让我们闻到。
如果跳过了烫壶温杯这个步骤,或者是等到盖碗彻底凉透了,才投茶。
那么,缺少了高温的熏蒸,茶香释放不足,闻起来便略显寡淡。
即使茶叶的品质有缺陷,存在怪味、杂味,也很难被捕捉到。
《3》
技巧二:倒出茶汤后,趁热闻香
相信老茶客都知道,冲泡出汤以后,照例是要闻盖香的。
盖香,顾名思义,指的是盖子上所附着的茶香。
当沸水注入盖碗中,茶叶的物质便源源不断地释放出来,包括丰富的芳香物质。
温度越高,分子运动得也越快,香气会不断上扬。
因为温差,部分凝结在了盖子上。
盖碗的盖子,就像是迷你版的蒙古包,中心的位置最容易聚香。
只要趁热揭盖,就能闻到轻盈的花香,毫香和草药香,宛如清风一般,拂面而来。
反观有些茶友,主次颠倒。
出汤完毕之后,并不急着揭盖闻香,而是跑去尝汤水去了。
急不可耐地端起茶杯,啜汤,感受细滑的口感,生津回甘的美妙。
等到这些都体验完了,才想起回过头来闻盖香。
可到了那时候,香气早就挥发到空气中,消散了大半。
如此一来,又怎么能闻到原本盖子上层次丰富的香气呢?
所以,品茶切不可着急。
若是想要全方位地体验一款白茶的色、香、味,就得按照步骤,慢慢来。
《4》
技巧三:闻盖香时,注意区分前、中、尾调
闻香,讲究方法。
盖子上的香气,随着盖碗温度的变化,会呈现出不同的表现。
热闻,也就是盖碗还很烫手时,闻到的是前调的香气;
温闻,指的是盖碗的温度已经微微下降,闻到的是中调的香气;
冷闻,则指盖碗完全冷却,闻到的是尾调的香气。
很多时候,出汤后立刻揭盖闻香,高沸点的香气会大力冲出盖碗,扑进鼻端。
一股热情奔放的、清新馥郁的香气,瞬间席卷了感官。
极度热情,又极度容易消逝。
随着盖碗温度下降,盖子上的香气会逐渐变得清冷,清幽,更具薄荷感。
颇有种繁华落尽,回归质朴之感。
高山白茶自带一种气韵,沁凉似薄荷,又如同漫步在竹林中,仙气飘飘。
闻茶香时,其实和闻香水类似,有前、中、尾调。
而不同的是,白茶是最天然的茶类,香气也是人工很难复刻的。
只要细心去闻,仔细去喝,就会发现白茶香气的多变。
此消彼长,不断递进,才是好茶的精髓所在。
《5》
技巧四:待茶汤温度略微下降,喝落水香
前面提到,有一部分香气物质随着温度往上升,附着在盖子上,形成了盖香。
而另一部分的香气,则沉到汤水中,成为了“落水香”。
香气落水,水中带香,才是一款好茶的标配。
一啜一饮间,口齿生香,唇颊留香,回甘中也尽是盈盈花香,持久而迷人。
利用“啜”,让茶汤在口腔里震荡,让茶香被无限放大。
落水香浓郁的茶,证明茶叶品质出众,不容小觑。
有些白茶,只是闻起来香,但喝起来香气薄弱,代表内质不丰富。
具体而言,就是芳香物质匮乏。

芳香物质如果丰富,冲泡时就可以被我们闻到,很浓郁,很舒服,不易散。
反之,如果芳香物质的含量太少,那就只能从盖子上勉强闻到些许香气。
到了茶汤里,基本喝不到,或者只能喝到极少的一点点香。
甚至于,盖子上的茶香也不算浓,只是轻微的一缕,像是薄雾,一下子就散了。
喝起来,姑且只能算得上是有茶味。
真正的落水香,是劲道的,沉甸甸的,像是让感官都迷失在了香气所编织的云雾里。
迷离之间,香得整个口腔,甚至四周和灵魂,都是芬芳的。
五分钟,十分钟,乃至半个小时以后,都觉得吐气如兰,香雾还未散去。
《6》
技巧五:喝茶结束后,闻叶底香
叶底,俗称茶渣。
品质好的白茶,即使被泡了十几冲以后,叶底里仍然留有清爽的植物香气。
更有可能,还留有几丝花香。
香得细幽,香得雅致,香得低调。
似乎是舍不得退场,坚定地徘徊在盖碗里,将好白茶的纯洁质朴,最大程度地呈现出来。
而劣质茶的叶底,要么闻起来丝毫没有香气,要么带着闷味、渥味、酸味等,各种奇怪的味道。
比如渥堆做旧茶,经过“虐待”后,茶叶的内质被破坏,芳香物质也严重受损。
喝起来,或许还留有微弱的茶香。
稍微闷一闷,也姑且能骗过新茶友的嘴巴。
但是,只要端起来闻叶底,很容易就会露馅,让做旧茶在叶底香中,无遮无拦地显出原形。

《7》
闻香,是品茶过程中的乐趣之一。
按照顺序,先闻干茶,再闻盖香,接着是落水香,最后闻叶底香。
很多新手说,自己闻不到茶香,或者是闻不到层次丰富的茶香。
通常情况下,是方法错了。
看完本篇文章,有空的话,可以再试一次。
盖碗出汤以后,先别急着揭盖晾茶,也不要急着喝茶汤。
趁着温度还在,立马揭盖闻香,用力去嗅闻盖上的香气。
这时候,如果能闻到热情洋溢的茶香,就证明成功了。
如果还是觉得茶香寡淡、微弱,那么,或许是茶叶的品质有问题。
你看,闻香对于品茶而言,不仅仅是提升体验,还能帮助判断品质。
遇到闻起来香气混杂,有怪味的茶,就不要继续尝试了。
委屈了味蕾不说,对身体更没好处。
更多关于喝茶的知识
原创不易,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,请帮忙点个赞。
关注【小陈茶事】,了解更多白茶,岩茶的知识!
小陈茶事村姑陈,专栏写手,茶行业原创新媒体“小陈茶事”主笔,已出版白茶专著《白茶品鉴手记》,2016年-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。
本文标签: